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新年到!这些「甜食」糖友也能放心享用!

发布时间: 2022-01-27 点击量: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了,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至少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1]。

得了糖尿病似乎与“甜”无缘了,“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食物”,“不能吃含糖的食物”,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了常识。

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下面就介绍一些糖友也能吃的「甜食」,让大家开心过新年!

01、水果,如樱桃

虽然有些反直觉,但许多吃起来感觉很「甜」的水果,血糖指数(GI)并一定不高。

如樱桃、苹果、梨、蓝莓、橙子、柚子等都是低血糖反应的水果,其中樱桃GI只有22,苹果36,桃子43。

常见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GI)

这样的水果,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适量摄入,少吃两口主食,把水果作为加餐,上午下午各吃一次,一次吃100克,对控稳血糖非常有帮助。

02、低糖,如酸奶

尽管含有少量糖,但营养价值高,且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也是非常适合糖友的。

如酸奶,含糖酸奶的GI值只有48,比吃米饭馒头低得多;无糖酸奶更好,GI值可降到30以下。

无论是否含糖,糖友都可以作为加餐,在两餐之间喝一小杯(约100克),血糖不会大幅度波动。

03、代糖,如罗汉果

罗汉果味道甘甜,甜味源于罗汉果甜苷,同等的量,比蔗糖甜300倍,但它既不会产生热量,也没有升糖的作用。

同时,它还是一种药材,有润肺止咳作用。糖友们在咽喉不适、上火时,不妨试试用罗汉果泡水喝。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代替糖的人工甜味剂,如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木糖醇 等等,它们在带来甜味的同时,也不会引起升糖反应。

代糖作为调剂品就好,过多摄入也可能给身体带来其他的损害。同时,即使摄入低糖食物,也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做好血糖监测。

控糖的正真意义,不是控制甜的食物,而是控制让血糖波动大的食物。

总之,把握营养高、血糖低、少食多餐这几个要点,糖友仍然可以在很多食物中享受「甜蜜」。

 

糖爱保·百万医疗险

原发性高血压或II型糖尿病患者可投

最高享200万保障

不限社保,自费药、进口药也能赔

最低173元/年,每天仅需不到5毛钱!

参考资料:[1]angL,GaoP,ZhangM,etal.PrevalenceandEthnicPatternofDiabetesandPrediabetesinChinain2013[J].JAMA,2017,317(24):2515-2523.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新年到!这些「甜食」糖友也能放心享用!

更新时间: 2022-01-27 点击量: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了,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至少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1]。

得了糖尿病似乎与“甜”无缘了,“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食物”,“不能吃含糖的食物”,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了常识。

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下面就介绍一些糖友也能吃的「甜食」,让大家开心过新年!

01、水果,如樱桃

虽然有些反直觉,但许多吃起来感觉很「甜」的水果,血糖指数(GI)并一定不高。

如樱桃、苹果、梨、蓝莓、橙子、柚子等都是低血糖反应的水果,其中樱桃GI只有22,苹果36,桃子43。

常见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GI)

这样的水果,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适量摄入,少吃两口主食,把水果作为加餐,上午下午各吃一次,一次吃100克,对控稳血糖非常有帮助。

02、低糖,如酸奶

尽管含有少量糖,但营养价值高,且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也是非常适合糖友的。

如酸奶,含糖酸奶的GI值只有48,比吃米饭馒头低得多;无糖酸奶更好,GI值可降到30以下。

无论是否含糖,糖友都可以作为加餐,在两餐之间喝一小杯(约100克),血糖不会大幅度波动。

03、代糖,如罗汉果

罗汉果味道甘甜,甜味源于罗汉果甜苷,同等的量,比蔗糖甜300倍,但它既不会产生热量,也没有升糖的作用。

同时,它还是一种药材,有润肺止咳作用。糖友们在咽喉不适、上火时,不妨试试用罗汉果泡水喝。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代替糖的人工甜味剂,如 阿巴斯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木糖醇 等等,它们在带来甜味的同时,也不会引起升糖反应。

代糖作为调剂品就好,过多摄入也可能给身体带来其他的损害。同时,即使摄入低糖食物,也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做好血糖监测。

控糖的正真意义,不是控制甜的食物,而是控制让血糖波动大的食物。

总之,把握营养高、血糖低、少食多餐这几个要点,糖友仍然可以在很多食物中享受「甜蜜」。

 

糖爱保·百万医疗险

原发性高血压或II型糖尿病患者可投

最高享200万保障

不限社保,自费药、进口药也能赔

最低173元/年,每天仅需不到5毛钱!

参考资料:[1]angL,GaoP,ZhangM,etal.PrevalenceandEthnicPatternofDiabetesandPrediabetesinChinain2013[J].JAMA,2017,317(24):2515-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