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提升反欺诈意识,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发布时间: 2022-04-24 点击量:

(一)新型金融欺诈风险有哪些

新型金融欺诈风险类型主要包括:电话欺诈、短信欺诈、电子邮件欺诈等。具体来说,保险消费者可能会遇到:

1.通过伪基站仿冒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的官方客服电话,向特定区域内的消费者发送含钓鱼链接的手机短信或消息,以“二次实名认证”、“身份证过期”等名义,要求消费者在24小时内点击高仿链接或短信链接完成认证操作,从而获取客户的身份证件、账户信息、登录密码以及保单信息等个人金融信息,影响客户资产的安全性。

2.以网站购物退货、换货或者保单退保等名义拨打欺诈性电话,要求消费者提供接收退款的账号,诱骗消费者输入自己的密码或者验证码,诈骗消费者的资金。

3.利用自助设备诱骗消费者。冒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名义在自助设备周边粘贴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进行转账操作,诈骗消费者资金。

4.通过木马程序等网络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段,远程操纵消费者的电脑获取消费者的身份证件、认证密码、银行账号与保单详情等信息,实施网络冒用。

5.随着数字人民币推广进度的不断加快,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缺乏了解、想积极参与的心态,设局诈骗,造成消费者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金融欺诈对每个消费者来说往往是难以承受的,它不仅会对消费者的资产安全和精神状态造成损害,甚至会给消费者的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金融欺诈对整个金融秩序稳定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二)消费者如何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面对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法,保险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反欺诈意识。在此,向各位保险消费者推荐一首易读易记的“顺口溜”,帮助保险消费者提升反欺诈意识:

不借、不给、不乱扔;

不听、不信、不转账;

不点、不装、常检查。

1.不借、不给、不乱扔

身份证、银行卡与保单等不要轻易借给他人;登录密码、手机验证码不要轻易告诉他人;使用过的保单、快递单、火车票以及飞机登机牌不要随意丢弃,防止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被泄露。

2.不听、不信、不转账

对于自称是公检法人员、银行客服、保险客服的要求,不要轻易听取;对于突如其来的活动中奖信息不要轻易相信;遇到扫描领取理赔金、领奖先交税的情况不要轻易输入转账信息,避免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3.不点、不装、常检查

对于陌生链接、诱导性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对于陌生人发来的程序、文件不要轻易打开或者安装;对于自己所使用的手机设备、电脑设备要定期杀毒,确保消费者的设备安全无忧。

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提高消费者反欺诈意识,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之选。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提升反欺诈意识,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更新时间: 2022-04-24 点击量:

(一)新型金融欺诈风险有哪些

新型金融欺诈风险类型主要包括:电话欺诈、短信欺诈、电子邮件欺诈等。具体来说,保险消费者可能会遇到:

1.通过伪基站仿冒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的官方客服电话,向特定区域内的消费者发送含钓鱼链接的手机短信或消息,以“二次实名认证”、“身份证过期”等名义,要求消费者在24小时内点击高仿链接或短信链接完成认证操作,从而获取客户的身份证件、账户信息、登录密码以及保单信息等个人金融信息,影响客户资产的安全性。

2.以网站购物退货、换货或者保单退保等名义拨打欺诈性电话,要求消费者提供接收退款的账号,诱骗消费者输入自己的密码或者验证码,诈骗消费者的资金。

3.利用自助设备诱骗消费者。冒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名义在自助设备周边粘贴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进行转账操作,诈骗消费者资金。

4.通过木马程序等网络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段,远程操纵消费者的电脑获取消费者的身份证件、认证密码、银行账号与保单详情等信息,实施网络冒用。

5.随着数字人民币推广进度的不断加快,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缺乏了解、想积极参与的心态,设局诈骗,造成消费者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金融欺诈对每个消费者来说往往是难以承受的,它不仅会对消费者的资产安全和精神状态造成损害,甚至会给消费者的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金融欺诈对整个金融秩序稳定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二)消费者如何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面对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法,保险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反欺诈意识。在此,向各位保险消费者推荐一首易读易记的“顺口溜”,帮助保险消费者提升反欺诈意识:

不借、不给、不乱扔;

不听、不信、不转账;

不点、不装、常检查。

1.不借、不给、不乱扔

身份证、银行卡与保单等不要轻易借给他人;登录密码、手机验证码不要轻易告诉他人;使用过的保单、快递单、火车票以及飞机登机牌不要随意丢弃,防止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被泄露。

2.不听、不信、不转账

对于自称是公检法人员、银行客服、保险客服的要求,不要轻易听取;对于突如其来的活动中奖信息不要轻易相信;遇到扫描领取理赔金、领奖先交税的情况不要轻易输入转账信息,避免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3.不点、不装、常检查

对于陌生链接、诱导性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对于陌生人发来的程序、文件不要轻易打开或者安装;对于自己所使用的手机设备、电脑设备要定期杀毒,确保消费者的设备安全无忧。

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提高消费者反欺诈意识,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