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新闻中心

保护自己,远离洗钱

发布时间: 2021-03-15 点击量:

  为有效履行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义务,谨防不法分子实施金融诈骗等洗钱上游犯罪。特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好风险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一、洗钱及危害

  (一)什么是洗钱?

  洗钱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活动。

  洗钱的危害

  洗钱会使违法犯罪分子隐藏和转移违法犯罪所得,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持,助长更严重和更大规模的犯罪活动;会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会助长和滋生腐败,导致社会不公平,损害国家声誉;会扰乱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会损害合法经济体的正当权益,损害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公平竞争环境;会破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法律和运营风险。

  二、常见洗钱犯罪手法及应对策略

  (一)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诈骗

  不法分子打着“慈善会”、“募捐”等名义,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实施金融诈骗。如,警方通报,名为“XX市慈善会”的公众号以奉献10元爱心即可向XX抗疫医护人员捐赠一份保险的名义实行诈骗,受害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后,不久后发现公众号被注销。警方接到报警后抓获嫌疑人郑某,郑某交代,其假冒“XX市慈善会”公众号募捐已成功实施诈骗一万多起,期间为身边数人领取网络赠送险并公示于公众号掩人耳目。

  建议广大消费者在开展爱心捐款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正规募捐均需向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询。

  (二)谎称保险责任扩展利用“退旧买新”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保险责任扩展相关的“退旧买新”补偿服务实施诈骗。如,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短信,称“保险责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扩展,办理退旧买新业务可获得补偿”,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或者登陆短信中的网址,进一步套取受害人提供保单信息、客户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信息等,通过非面对面业务完成退保,并将余额转走。

  建议广大消费者收到陌生短信和电话要慎重,切莫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拨打电话前可先登录对应公司官方网站或拨打服务电话核实信息。如接到陌生电话通知“保险补偿”相关事宜,切记不要通过电话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若陌生人以办理“保险补偿”为由提出转账要求,应予以直接拒绝。

  谎称亲属或账户处于危险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孩子或某亲属被送医院救治或以为受害人账户涉嫌洗钱为由,要求受害人汇缴款项或授权代办保险业务,骗取受害人钱财。

  建议广大消费者在接到陌生人来电时,先冷静核实情况,切莫心急汇款或授权代办。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保险相关业务,勿轻信个人的行为。

  三、其他需重点预防的洗钱犯罪情形

  除了上述的情形外,还提醒注意以下几种诈骗情形:

  非法发布虚假酒店及航班列车取消退票链接,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及密码信息,进行盗刷或转移账户资金。

  通过在微信群和QQ群发布医用口罩酒精及其他防护用品虚假售卖信息,付款后立即拉黑进行诈骗。

  利用人行外汇管理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境外捐赠便利化政策,协助他人使用外币捐赠后本币结算。

  利用行政管理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便利化政策注册公司开展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

  当您发现身边有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的行为或者线索,请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举报洗钱活动,维护公平正义,让我们共筑反洗钱防线,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保护自己,远离洗钱

更新时间: 2021-03-15 点击量:

  为有效履行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义务,谨防不法分子实施金融诈骗等洗钱上游犯罪。特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好风险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一、洗钱及危害

  (一)什么是洗钱?

  洗钱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活动。

  洗钱的危害

  洗钱会使违法犯罪分子隐藏和转移违法犯罪所得,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持,助长更严重和更大规模的犯罪活动;会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会助长和滋生腐败,导致社会不公平,损害国家声誉;会扰乱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会损害合法经济体的正当权益,损害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公平竞争环境;会破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法律和运营风险。

  二、常见洗钱犯罪手法及应对策略

  (一)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诈骗

  不法分子打着“慈善会”、“募捐”等名义,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实施金融诈骗。如,警方通报,名为“XX市慈善会”的公众号以奉献10元爱心即可向XX抗疫医护人员捐赠一份保险的名义实行诈骗,受害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后,不久后发现公众号被注销。警方接到报警后抓获嫌疑人郑某,郑某交代,其假冒“XX市慈善会”公众号募捐已成功实施诈骗一万多起,期间为身边数人领取网络赠送险并公示于公众号掩人耳目。

  建议广大消费者在开展爱心捐款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正规募捐均需向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询。

  (二)谎称保险责任扩展利用“退旧买新”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保险责任扩展相关的“退旧买新”补偿服务实施诈骗。如,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短信,称“保险责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扩展,办理退旧买新业务可获得补偿”,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或者登陆短信中的网址,进一步套取受害人提供保单信息、客户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信息等,通过非面对面业务完成退保,并将余额转走。

  建议广大消费者收到陌生短信和电话要慎重,切莫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拨打电话前可先登录对应公司官方网站或拨打服务电话核实信息。如接到陌生电话通知“保险补偿”相关事宜,切记不要通过电话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若陌生人以办理“保险补偿”为由提出转账要求,应予以直接拒绝。

  谎称亲属或账户处于危险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孩子或某亲属被送医院救治或以为受害人账户涉嫌洗钱为由,要求受害人汇缴款项或授权代办保险业务,骗取受害人钱财。

  建议广大消费者在接到陌生人来电时,先冷静核实情况,切莫心急汇款或授权代办。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保险相关业务,勿轻信个人的行为。

  三、其他需重点预防的洗钱犯罪情形

  除了上述的情形外,还提醒注意以下几种诈骗情形:

  非法发布虚假酒店及航班列车取消退票链接,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及密码信息,进行盗刷或转移账户资金。

  通过在微信群和QQ群发布医用口罩酒精及其他防护用品虚假售卖信息,付款后立即拉黑进行诈骗。

  利用人行外汇管理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境外捐赠便利化政策,协助他人使用外币捐赠后本币结算。

  利用行政管理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便利化政策注册公司开展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

  当您发现身边有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的行为或者线索,请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举报洗钱活动,维护公平正义,让我们共筑反洗钱防线,守望相助,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