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守护您的保险权益

发布时间: 2025-09-11 点击量:

【引言】​

近年来“代理退保”乱象频发,一些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维权代理”为幌子,诱导保险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手续,实则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代理退保”的危害,旨在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性,共同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案情简介】​

客户王女士于2023年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每年缴纳保费1.2万元,已连续缴纳2年。2025年初,王女士因为急需用钱便产生退保的想法,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则“专业代理退保,不成功不收费”的广告,联系对方后,按照对方要求,将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重要信息交给对方,并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约定退保成功后支付退保金额20%作为手续费。随后,李某以王女士名义向保险公司投诉,捏造“销售人员误导投保”等理由要求退保。保险公司核查后发现投诉内容不实,拒绝了全额退保申请。而李某拿到王女士部分个人信息后,不仅未继续处理退保事宜,反而消失无踪。最终,王女士不仅未能退保,还可能因违约面临保费损失,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案情分析】​

从上述案例来看,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熟悉等因素,抓住消费者想减少损失的心理,通过捏造事实,达到盈利的目的,最后不仅让消费者失去保险保障,更是让他们遭遇信息泄露和被用于非法活动的巨大风险。

【风险提示】​

为避免落入“代理退保”陷阱,消费者需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保险产品信息,如保险公司客服热线、官方网站、线下营业网点等,不要轻信网络上所谓的“退保专家”“维权机构”的虚假宣传。

二是退保前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充分了解退保可能带来的损失,如现金价值损失、保障中断等,必要时可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或律师,谨慎做出决策。

三是不要轻易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重要信息交给他人,以免信息被泄露或滥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是若发现有人从事“代理退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

供稿机构:泉州中支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守护您的保险权益

更新时间: 2025-09-11 点击量:

【引言】​

近年来“代理退保”乱象频发,一些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维权代理”为幌子,诱导保险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手续,实则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代理退保”的危害,旨在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性,共同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案情简介】​

客户王女士于2023年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每年缴纳保费1.2万元,已连续缴纳2年。2025年初,王女士因为急需用钱便产生退保的想法,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则“专业代理退保,不成功不收费”的广告,联系对方后,按照对方要求,将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重要信息交给对方,并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约定退保成功后支付退保金额20%作为手续费。随后,李某以王女士名义向保险公司投诉,捏造“销售人员误导投保”等理由要求退保。保险公司核查后发现投诉内容不实,拒绝了全额退保申请。而李某拿到王女士部分个人信息后,不仅未继续处理退保事宜,反而消失无踪。最终,王女士不仅未能退保,还可能因违约面临保费损失,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案情分析】​

从上述案例来看,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熟悉等因素,抓住消费者想减少损失的心理,通过捏造事实,达到盈利的目的,最后不仅让消费者失去保险保障,更是让他们遭遇信息泄露和被用于非法活动的巨大风险。

【风险提示】​

为避免落入“代理退保”陷阱,消费者需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保险产品信息,如保险公司客服热线、官方网站、线下营业网点等,不要轻信网络上所谓的“退保专家”“维权机构”的虚假宣传。

二是退保前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充分了解退保可能带来的损失,如现金价值损失、保障中断等,必要时可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或律师,谨慎做出决策。

三是不要轻易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重要信息交给他人,以免信息被泄露或滥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是若发现有人从事“代理退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

供稿机构:泉州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