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以案说险:警惕保险诈骗,守护诚信金融

发布时间: 2025-09-16 点击量:

在当今复杂的金融环境中,保险作为风险保障的重要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财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块“蛋糕”,试图通过各种欺诈手段骗取保险金,不仅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也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天,我们通过1个案例来揭示保险诈骗的常见手段,同时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张大妈几年前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万能型保险,趸交保费50万元,保单即将到期。某日下午,张大妈接到一个自称是我司的业务人员电话,称上门为其办理满期领取的手续,一再嘱咐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并添加了微信。张大妈随即将此事告知家人,家人十分警惕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诈骗,立即联系了银行理财经理及保险公司。经查询,公司确无此人也不符合公司操作流程。次日,张大妈便带着身份证、银行卡及保单来到公司柜面办理了满期领取手续,两天后收到了满期金。因为一旦身份证、保单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被中介或者不法分子获取,这些信息极有可能被转卖或用于其他非法活动,导致其面临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的双重风险。由于客户家人的警惕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如何防范保险诈骗,弘扬诚信文化

1.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对陌生人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尤其是涉及保险理赔、退保和理财的内容,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遇事需冷静,理性判断,避免被虚假承诺所迷惑。

2.核实身份和信息:如果接到自称是保险公司或其他人员的电话或短信,不要盲目相信。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官方网站或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3.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和保险合同信息等敏感信息,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同时,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办理保险业务时,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和机构,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消费者的支持与配合。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增强防范意识。如发现可疑的保险诈骗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或保险公司举报,让我们一起对保险诈骗说“不”,共同营造安全、诚信的保险环境。(文/和谐健康泰安中支)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以案说险:警惕保险诈骗,守护诚信金融

更新时间: 2025-09-16 点击量:

在当今复杂的金融环境中,保险作为风险保障的重要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财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块“蛋糕”,试图通过各种欺诈手段骗取保险金,不仅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也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天,我们通过1个案例来揭示保险诈骗的常见手段,同时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张大妈几年前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万能型保险,趸交保费50万元,保单即将到期。某日下午,张大妈接到一个自称是我司的业务人员电话,称上门为其办理满期领取的手续,一再嘱咐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并添加了微信。张大妈随即将此事告知家人,家人十分警惕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诈骗,立即联系了银行理财经理及保险公司。经查询,公司确无此人也不符合公司操作流程。次日,张大妈便带着身份证、银行卡及保单来到公司柜面办理了满期领取手续,两天后收到了满期金。因为一旦身份证、保单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被中介或者不法分子获取,这些信息极有可能被转卖或用于其他非法活动,导致其面临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的双重风险。由于客户家人的警惕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如何防范保险诈骗,弘扬诚信文化

1.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对陌生人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尤其是涉及保险理赔、退保和理财的内容,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遇事需冷静,理性判断,避免被虚假承诺所迷惑。

2.核实身份和信息:如果接到自称是保险公司或其他人员的电话或短信,不要盲目相信。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官方网站或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3.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和保险合同信息等敏感信息,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同时,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办理保险业务时,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和机构,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消费者的支持与配合。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增强防范意识。如发现可疑的保险诈骗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或保险公司举报,让我们一起对保险诈骗说“不”,共同营造安全、诚信的保险环境。(文/和谐健康泰安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