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警惕销售误导,明明白白买保险

发布时间: 2025-09-16 点击量:

案例一:

王先生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一位工作人员热情推荐一款“高收益存款产品”,称其“保本保息,收益比定期存款高,随时能取”。王先生听后觉得划算,便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签字,全程未看到完整合同。
一年后,王先生急需用钱,到银行取款时却被告知购买的是一份分红型保险,提前退保只能退还现金价值,损失约所交保费的40%。

案例二:

张先生的父亲确诊癌症后,张先生意识到需要投保人身保险。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向张先生推荐了一个“保费低、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宣称“没有任何免赔,没有任何门槛,花多少,公司报多少”。

张先生为全家人购买该产品后,销售人员未详细介绍保险责任条款、责任免除等重要事项。购买保险两个月后,张先生因疾病住院治疗,申请理赔时才知道保险有等待期及免赔额等限制。

风险提示:

1、了解产品信息,理性选择:保险消费者应理性对待销售推荐行为,需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类型、缴费年期、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保单退保现价等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不要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2、仔细阅读条款,切勿盲目签字: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犹豫期”、“保险责任”、“责任免除”、“退保损失”、“收益说明”等关键内容。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切以合同条款为准。
3、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选择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营业厅、经保监会批准的保险中介机构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以降低遭遇虚假营销的风险。

和谐健康苏州中支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警惕销售误导,明明白白买保险

更新时间: 2025-09-16 点击量:

案例一:

王先生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一位工作人员热情推荐一款“高收益存款产品”,称其“保本保息,收益比定期存款高,随时能取”。王先生听后觉得划算,便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签字,全程未看到完整合同。
一年后,王先生急需用钱,到银行取款时却被告知购买的是一份分红型保险,提前退保只能退还现金价值,损失约所交保费的40%。

案例二:

张先生的父亲确诊癌症后,张先生意识到需要投保人身保险。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向张先生推荐了一个“保费低、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宣称“没有任何免赔,没有任何门槛,花多少,公司报多少”。

张先生为全家人购买该产品后,销售人员未详细介绍保险责任条款、责任免除等重要事项。购买保险两个月后,张先生因疾病住院治疗,申请理赔时才知道保险有等待期及免赔额等限制。

风险提示:

1、了解产品信息,理性选择:保险消费者应理性对待销售推荐行为,需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类型、缴费年期、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保单退保现价等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不要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2、仔细阅读条款,切勿盲目签字: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犹豫期”、“保险责任”、“责任免除”、“退保损失”、“收益说明”等关键内容。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切以合同条款为准。
3、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选择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营业厅、经保监会批准的保险中介机构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以降低遭遇虚假营销的风险。

和谐健康苏州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