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以案说险之警惕“保险升级”陷阱

发布时间: 2025-09-17 点击量:

 

一、案例介绍

钟女士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重疾险,已连续缴费五年。某日,她接到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现有保单保障范围有限,公司推出“升级版”产品,保障更全面、保费更低,并承诺可无缝转换、无等待期。对方还强调“限时优惠”,诱导钟女士尽快办理。

钟女士未核实对方身份,便提供了个人信息并同意“升级”。事后才发现,所谓“升级”实为退保旧保单、投保新产品,因其年龄增长,新保单保费反而更高,且原有保单的现金价值被用于抵扣新保单费用,保障还存在90天等待期。不久后钟女士体检发现健康异常,但因处于等待期内,无法获得理赔。

二、案例分析

消费者钟女士因轻信所谓“保险升级”宣传,未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导致原有保障丧失,新保单保障未及时生效,面临保障空窗期和经济损失。不法分子常利用消费者对保险产品不了解、贪图便宜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其办理非必要“升级”,实则牟取不当利益。

三、消费者提示/风险提示

1、谨慎对待“保险升级”宣传

保险产品不存在“免费升级”或“无缝转换”,任何涉及保单变更的操作都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确认,勿轻信陌生电话或非官方信息。

2、核实身份,保护个人信息

接到类似电话时,应主动致电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核实对方身份及所谓“升级”内容,不随意提供保单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3、理性评估保障需求

保险产品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勿因“优惠”“限时”等营销话术盲目操作。退保原有保单可能带来损失,新投保产品可能存在等待期,需全面评估风险。

供稿部门: (广东分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 )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以案说险之警惕“保险升级”陷阱

更新时间: 2025-09-17 点击量:

 

一、案例介绍

钟女士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重疾险,已连续缴费五年。某日,她接到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现有保单保障范围有限,公司推出“升级版”产品,保障更全面、保费更低,并承诺可无缝转换、无等待期。对方还强调“限时优惠”,诱导钟女士尽快办理。

钟女士未核实对方身份,便提供了个人信息并同意“升级”。事后才发现,所谓“升级”实为退保旧保单、投保新产品,因其年龄增长,新保单保费反而更高,且原有保单的现金价值被用于抵扣新保单费用,保障还存在90天等待期。不久后钟女士体检发现健康异常,但因处于等待期内,无法获得理赔。

二、案例分析

消费者钟女士因轻信所谓“保险升级”宣传,未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导致原有保障丧失,新保单保障未及时生效,面临保障空窗期和经济损失。不法分子常利用消费者对保险产品不了解、贪图便宜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其办理非必要“升级”,实则牟取不当利益。

三、消费者提示/风险提示

1、谨慎对待“保险升级”宣传

保险产品不存在“免费升级”或“无缝转换”,任何涉及保单变更的操作都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确认,勿轻信陌生电话或非官方信息。

2、核实身份,保护个人信息

接到类似电话时,应主动致电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核实对方身份及所谓“升级”内容,不随意提供保单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3、理性评估保障需求

保险产品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勿因“优惠”“限时”等营销话术盲目操作。退保原有保单可能带来损失,新投保产品可能存在等待期,需全面评估风险。

供稿部门: (广东分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