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风险提示|了解“三适当”有效防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9-19 点击量:

什么是三适当原则?

“三适当”是指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要“三适当”,即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1.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金融机构对其产品及服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金融机构销售人员应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风险收益特征及复杂程度,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向消费者推介销售。

2.合适的渠道金融机构

推介产品或服务,应当确认销售渠道合规、具备相应的资格及能力,禁止私售“飞单”等市场乱象,同时私募产品亦应遵守“非公开”推介原则。

3.合适的消费者

金融机构在推介产品前,应清楚认识金融消费者是否属于合格投资者,清楚其风险认知、投资偏好及投资目的、风险承受能力,确认其是否为“合适的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该注意什么?

1.了解自己

风险测评作为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和适合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投资。所以消费者要如实、审慎填写风险测评问卷,不要为了获取更高收益而故意隐瞒或夸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要认真阅读测评结果,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避免投资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产品。

2.了解产品

消费者应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认真阅读产品文件,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期限、赎回及退出安排等。

3.适当性匹配

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适当性匹配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理性投资观念,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购买理财产品时注意“三看”“三知”“三不要”:

三看:

1)看清产品的投资范围;

2)看清销售人员的销售范围;

3)看清销售人员的销售资格。

三知:

1)知己

做好个人风险评估,正确认识自己风险偏好;

2)知彼

查看产品风险等级,充分了解产品风险情况;

3)知悉

查看产品投资范围、收益率,全面了解产品特点。

三不要:

1)不要轻信虚假金融广告;

2)不要被高收益诱惑;

3)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和谐健康苏州中支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风险提示|了解“三适当”有效防风险

更新时间: 2025-09-19 点击量:

什么是三适当原则?

“三适当”是指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要“三适当”,即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1.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金融机构对其产品及服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金融机构销售人员应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风险收益特征及复杂程度,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向消费者推介销售。

2.合适的渠道金融机构

推介产品或服务,应当确认销售渠道合规、具备相应的资格及能力,禁止私售“飞单”等市场乱象,同时私募产品亦应遵守“非公开”推介原则。

3.合适的消费者

金融机构在推介产品前,应清楚认识金融消费者是否属于合格投资者,清楚其风险认知、投资偏好及投资目的、风险承受能力,确认其是否为“合适的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该注意什么?

1.了解自己

风险测评作为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和适合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投资。所以消费者要如实、审慎填写风险测评问卷,不要为了获取更高收益而故意隐瞒或夸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要认真阅读测评结果,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避免投资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产品。

2.了解产品

消费者应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认真阅读产品文件,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期限、赎回及退出安排等。

3.适当性匹配

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适当性匹配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理性投资观念,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购买理财产品时注意“三看”“三知”“三不要”:

三看:

1)看清产品的投资范围;

2)看清销售人员的销售范围;

3)看清销售人员的销售资格。

三知:

1)知己

做好个人风险评估,正确认识自己风险偏好;

2)知彼

查看产品风险等级,充分了解产品风险情况;

3)知悉

查看产品投资范围、收益率,全面了解产品特点。

三不要:

1)不要轻信虚假金融广告;

2)不要被高收益诱惑;

3)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和谐健康苏州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