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和谐健康小课堂:筑牢个人信息 “防护盾”

发布时间: 2025-09-20 点击量:

数字化时代,线上支付、借贷、理财等金融服务早已融入生活,便利背后,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凸显。值此金融教育宣传周,我们聚焦金融场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教你守住 “钱袋子” 的安全防线。

金融领域的关键个人信息,可分为三类: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是身份识别核心;银行卡号、支付账号、账户余额直接关联资金;支付密码、验证码、交易记录则是资金流转的 “钥匙”。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盗刷、冒名贷款、精准诈骗,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个人信息泄露多藏在日常细节中:随意丢弃含信息的快递单、账单,易被不法分子捡拾;公共场所连不明免费 WiFi 并登录金融 APP,可能被黑客窃取账户数据;参与街头扫码领礼品并填写身份证、手机号,信息或被打包倒卖;出借身份证、委托陌生中介办金融业务,也会埋下泄露隐患。

保管好重要物品与信息是基础:身份证、银行卡不转借,线上交易认准官方网站和 APP,仔细核对网址防钓鱼;密码避免用生日、手机号等简单组合,定期更换并开启指纹、面部识别等多重验证。

办理金融业务需谨慎:尽量亲自办业务,确需委托选可靠的人并明确范围;身份证复印件注明用途(如 “仅用于 XX 银行办卡,他用无效”),且文字与证件信息交叉,防止篡改。

单据处理也不能忽视:刷卡签购单、ATM 凭条、对账单等不随意丢,作废单据及时撕碎;快递盒上的信息用马克笔涂抹后再丢弃。

网络安全意识要时刻在线:不点 “免费领红包”“快速贷款” 等陌生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不装来源不明 APP;社交平台不晒身份证、银行卡号;公共 WiFi 环境下,不做转账、支付等资金操作。

若发现信息泄露,及时补救很关键:先改银行卡、支付软件密码,拨打金融机构客服冻结账户防盗刷;再收集诈骗短信、可疑交易记录等证据,向金融监管部门、消协投诉,或向警方报案;定期查征信报告,排查异常贷款、办卡记录,及时处理信用风险。

个人信息安全是金融安全的基石,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学好这些保护知识,从细节入手守护信息,才能让金融生活更安心。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和谐健康小课堂:筑牢个人信息 “防护盾”

更新时间: 2025-09-20 点击量:

数字化时代,线上支付、借贷、理财等金融服务早已融入生活,便利背后,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凸显。值此金融教育宣传周,我们聚焦金融场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教你守住 “钱袋子” 的安全防线。

金融领域的关键个人信息,可分为三类: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是身份识别核心;银行卡号、支付账号、账户余额直接关联资金;支付密码、验证码、交易记录则是资金流转的 “钥匙”。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盗刷、冒名贷款、精准诈骗,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个人信息泄露多藏在日常细节中:随意丢弃含信息的快递单、账单,易被不法分子捡拾;公共场所连不明免费 WiFi 并登录金融 APP,可能被黑客窃取账户数据;参与街头扫码领礼品并填写身份证、手机号,信息或被打包倒卖;出借身份证、委托陌生中介办金融业务,也会埋下泄露隐患。

保管好重要物品与信息是基础:身份证、银行卡不转借,线上交易认准官方网站和 APP,仔细核对网址防钓鱼;密码避免用生日、手机号等简单组合,定期更换并开启指纹、面部识别等多重验证。

办理金融业务需谨慎:尽量亲自办业务,确需委托选可靠的人并明确范围;身份证复印件注明用途(如 “仅用于 XX 银行办卡,他用无效”),且文字与证件信息交叉,防止篡改。

单据处理也不能忽视:刷卡签购单、ATM 凭条、对账单等不随意丢,作废单据及时撕碎;快递盒上的信息用马克笔涂抹后再丢弃。

网络安全意识要时刻在线:不点 “免费领红包”“快速贷款” 等陌生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不装来源不明 APP;社交平台不晒身份证、银行卡号;公共 WiFi 环境下,不做转账、支付等资金操作。

若发现信息泄露,及时补救很关键:先改银行卡、支付软件密码,拨打金融机构客服冻结账户防盗刷;再收集诈骗短信、可疑交易记录等证据,向金融监管部门、消协投诉,或向警方报案;定期查征信报告,排查异常贷款、办卡记录,及时处理信用风险。

个人信息安全是金融安全的基石,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学好这些保护知识,从细节入手守护信息,才能让金融生活更安心。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