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知识教育专区 > 以案说险

以案说险:代理退保陷阱深,擦亮双眼辨真伪

发布时间: 2025-11-21 点击量:

【引言】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代理退保”的旗号,宣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甚至获得高额收益,实则设下陷阱,诱导消费者退保、泄露个人信息,最终导致钱财损失、信用受损。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揭示“代理退保”背后的风险。

【案情简介】

陈女士为缓解经济压力,看到 “专业退保咨询师”“全额退保 + 额外赔偿” 的广告后心动,联系了对方。她按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号等敏感信息,签署模糊委托协议,并在对方指导下提交编造的虚假投诉材料。之后,“咨询师” 以 “打点关系” 为由诱骗陈女士借贷,最终陈女士仅拿到低于已交保费的退保金,还背上贷款债务,个人信用受损,“咨询师” 也销声匿迹。

【案件分析】

陈女士轻信 “全额退保”“额外赔偿” 的虚假宣传,向不明身份的 “退保咨询师” 轻易泄露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号等敏感个人信息,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自己埋下财产被盗刷、身份被冒用借贷的隐患。不仅如此,她还在对方的指使下,编造 “销售误导” 等不实理由,提交虚假投诉材料,此举已涉嫌违法,可能面临相应法律责任。最终,陈女士不仅失去了原有的保险保障,仅拿到远低于已交保费的退保金,还因被不法分子以 “打点关系”“垫付费用” 为由诱骗借贷,背上了沉重债务,个人信用也受到严重影响,陷入多重损失的困境。

【风险提示】

1.保单正常退保仅能按合同约定获得现金价值,通常远低于已交保费,任何声称 “全额退保”“无损退出”“额外赔偿” 的广告均为诈骗诱饵,切勿轻信。

2.身份证、银行卡、保单信息等敏感资料是个人重要权益保障,务必妥善保管,绝不能随意提供给不明身份人员。

3.退保、投诉等相关业务,应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前往线下营业网点办理;若有疑问,可向相关监管机构咨询核实。

4.签署任何协议或文件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内容,明确自身权利义务与潜在风险,确保完全理解后再签字确认。

5.若发现遭遇此类诈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机构:泉州中支

打印此文 收藏本文

以案说险:代理退保陷阱深,擦亮双眼辨真伪

更新时间: 2025-11-21 点击量:

【引言】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代理退保”的旗号,宣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甚至获得高额收益,实则设下陷阱,诱导消费者退保、泄露个人信息,最终导致钱财损失、信用受损。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揭示“代理退保”背后的风险。

【案情简介】

陈女士为缓解经济压力,看到 “专业退保咨询师”“全额退保 + 额外赔偿” 的广告后心动,联系了对方。她按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号等敏感信息,签署模糊委托协议,并在对方指导下提交编造的虚假投诉材料。之后,“咨询师” 以 “打点关系” 为由诱骗陈女士借贷,最终陈女士仅拿到低于已交保费的退保金,还背上贷款债务,个人信用受损,“咨询师” 也销声匿迹。

【案件分析】

陈女士轻信 “全额退保”“额外赔偿” 的虚假宣传,向不明身份的 “退保咨询师” 轻易泄露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号等敏感个人信息,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自己埋下财产被盗刷、身份被冒用借贷的隐患。不仅如此,她还在对方的指使下,编造 “销售误导” 等不实理由,提交虚假投诉材料,此举已涉嫌违法,可能面临相应法律责任。最终,陈女士不仅失去了原有的保险保障,仅拿到远低于已交保费的退保金,还因被不法分子以 “打点关系”“垫付费用” 为由诱骗借贷,背上了沉重债务,个人信用也受到严重影响,陷入多重损失的困境。

【风险提示】

1.保单正常退保仅能按合同约定获得现金价值,通常远低于已交保费,任何声称 “全额退保”“无损退出”“额外赔偿” 的广告均为诈骗诱饵,切勿轻信。

2.身份证、银行卡、保单信息等敏感资料是个人重要权益保障,务必妥善保管,绝不能随意提供给不明身份人员。

3.退保、投诉等相关业务,应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前往线下营业网点办理;若有疑问,可向相关监管机构咨询核实。

4.签署任何协议或文件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内容,明确自身权利义务与潜在风险,确保完全理解后再签字确认。

5.若发现遭遇此类诈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机构:泉州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