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

以案说险:个人信息不泄露,财产安全有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一、案例介绍

消费者柳女士,年龄64岁,2025年2月17日接到一自称黄某的陌生来电称其在抖音商城购买某样商品消费了2千元,将会自动在她的微信账户里划扣。柳女士强调自己没有在抖音买过东西,随后黄某称没有购买过的话可以帮其拦截划扣并减免消除掉这笔消费债务。柳女士相信了对方的说法,并按照黄某的指示将微信钱包里的四千多元转到银行卡上。黄某告知柳女士,她需要将刚刚转到银行卡上的钱转回微信账户,且需要告知她的银行卡密码,在此过程中将会进行拦截并减免消除掉。柳女士虽对此操作产生过质疑,但在黄某的花言巧语下相信了,但转回微信的钱迟迟没有到账,柳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想到自己还点了对方的链接,拍了身份证、银行卡等照片给对方。随即前往某保险公司,要求查询在该保险公司的保单是否还有效。经柜面服务人员查询,此客户在上午操作了保单贷款3万元,还在付费审批流程中,于是该司柜面服务人员立即向公司反馈,强制终止保单贷款保全申请,为客户避免了财产损失。

二、案例分析

消费者柳某接到陌生来电后,在未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情况下,轻信他人,进行所谓的债务减免操作,导致损失四千多元。本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中老年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缺乏,通过所谓的“债务减免”诱骗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信息及财产安全。

三、消费者提示/风险提示

1、金融消费者请勿轻易将本人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2、金融消费者如发现不法分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职务侵占、寻衅滋事、诈骗、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供稿部门:(广东分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

以案说险:个人信息不泄露,财产安全有保障

更新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一、案例介绍

消费者柳女士,年龄64岁,2025年2月17日接到一自称黄某的陌生来电称其在抖音商城购买某样商品消费了2千元,将会自动在她的微信账户里划扣。柳女士强调自己没有在抖音买过东西,随后黄某称没有购买过的话可以帮其拦截划扣并减免消除掉这笔消费债务。柳女士相信了对方的说法,并按照黄某的指示将微信钱包里的四千多元转到银行卡上。黄某告知柳女士,她需要将刚刚转到银行卡上的钱转回微信账户,且需要告知她的银行卡密码,在此过程中将会进行拦截并减免消除掉。柳女士虽对此操作产生过质疑,但在黄某的花言巧语下相信了,但转回微信的钱迟迟没有到账,柳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想到自己还点了对方的链接,拍了身份证、银行卡等照片给对方。随即前往某保险公司,要求查询在该保险公司的保单是否还有效。经柜面服务人员查询,此客户在上午操作了保单贷款3万元,还在付费审批流程中,于是该司柜面服务人员立即向公司反馈,强制终止保单贷款保全申请,为客户避免了财产损失。

二、案例分析

消费者柳某接到陌生来电后,在未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情况下,轻信他人,进行所谓的债务减免操作,导致损失四千多元。本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中老年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缺乏,通过所谓的“债务减免”诱骗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信息及财产安全。

三、消费者提示/风险提示

1、金融消费者请勿轻易将本人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2、金融消费者如发现不法分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职务侵占、寻衅滋事、诈骗、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供稿部门:(广东分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