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

以案说险——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风险与防范

发布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一、案例介绍

2024年,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王某在向客户李先生推销一款终身寿险产品时,未如实告知该产品的退保费用和现金价值变动情况,仅强调产品的长期投资收益和保障功能。李先生误以为该产品可以随时退保且无损失,遂购买了该保险。一年后,李先生因资金周转需要申请退保,发现退保费用高昂且现金价值远低于预期,遂向保险公司投诉,认为销售人员存在误导行为。

二、案例分析

根据《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应当如实告知客户保险产品的费用、退保规则、现金价值等关键信息,不得为了达成营销目的隐瞒保险内容或误导客户。在本案例中,销售人员王某未如实告知李先生退保费用和现金价值的实际情况,违反了该条规定。

此外,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王某的行为涉嫌误导客户,违反了《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三、消费者提示/风险提示

1.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退保规则、现金价值等内容,确保自己充分理解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2.警惕片面宣传:对于销售人员片面强调收益或保障功能的情况,消费者应保持警惕,主动询问产品的潜在风险和限制条件。

3.保留沟通记录: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消费者应保留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4.及时维权:如果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过程中发现销售人员存在误导行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部门: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以案说险——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风险与防范

更新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一、案例介绍

2024年,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王某在向客户李先生推销一款终身寿险产品时,未如实告知该产品的退保费用和现金价值变动情况,仅强调产品的长期投资收益和保障功能。李先生误以为该产品可以随时退保且无损失,遂购买了该保险。一年后,李先生因资金周转需要申请退保,发现退保费用高昂且现金价值远低于预期,遂向保险公司投诉,认为销售人员存在误导行为。

二、案例分析

根据《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应当如实告知客户保险产品的费用、退保规则、现金价值等关键信息,不得为了达成营销目的隐瞒保险内容或误导客户。在本案例中,销售人员王某未如实告知李先生退保费用和现金价值的实际情况,违反了该条规定。

此外,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王某的行为涉嫌误导客户,违反了《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三、消费者提示/风险提示

1.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退保规则、现金价值等内容,确保自己充分理解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2.警惕片面宣传:对于销售人员片面强调收益或保障功能的情况,消费者应保持警惕,主动询问产品的潜在风险和限制条件。

3.保留沟通记录: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消费者应保留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4.及时维权:如果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过程中发现销售人员存在误导行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部门: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