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新闻中心

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保险业如何发力

发布时间: 2021-10-13 点击量: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共同富裕”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保险业该如何发力?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中央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与职能决定了其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风险损失补偿和资金融通作用。

  做好差异化群体保障

  在中央财经委的第十次会议中,探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成为一大亮点。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中央首次提出三次分配。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何为三次分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其著作《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中有所提及。他认为,收入不应只有市场、生产要素进行首次分配,而是要政府加强调节、引导慈善事业的“三次分配”,通过“三次分配”可解决收入分配难题。

  从保险角度切入,中国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基于三层收入分配结构,针对多种劳动方式和不同风险状况的人群实现共同富裕,保险业可以发挥更大功能作用。比如,农民群体及其家庭的当期收入和财富积累水平偏低,保险业可以通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运行成本、推广防灾服务等措施,促进农业保险在保障程度、承保品种、覆盖人群等方面扩大保障范围,对农民普遍面临的意外、医疗、养老、房屋损失等风险,提供更多的商业保险产品。

  灵活就业人群的收入稳定性较差、财务脆弱性较高,对其普遍承受的意外、疾病和医疗、养老等风险,保险业既可以提供基础性保险保障,也可以提供补充性的较高水平的保障。加大对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小企业营业中断的保险,让这些活动企业在遭受收入和资产的外部冲击时能够获得快速自救的资金,更快恢复劳动和经营活动。

  第三次分配被喻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以财政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环节,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兼顾公平的作用,但还是不够。王向楠认为,各类困难人群仍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保险业可基于捐助者的偏好和能力,针对被捐助群体的风险特征,设计可信赖、可持续的保险产品,促进第三次分配中更多采取捐助保险这种形式。

  兜底保障民生难题

  实现共同富裕,老无所依、因病返贫是必须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到,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对此,王向楠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压力越来越大,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民众普遍在医疗费和养老费上面临支出的不确定性,保险业可以继续在这两大领域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并致力于提供可信任的、性价比更高的综合健康和养老服务。

  近两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不断涌现的普惠型补充医疗险,解决了基本医保等政策性险种覆盖范围广但保障程度低,商业保险保障形式灵活但门槛高、覆盖面窄的问题。

  业内专家建议,在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等政策性保险已经成为“防止返贫”核心层次的基础上,把普惠型补充医疗险作为“防止返贫”另一核心层次,为大病和重症患者在政策目录之外的高额医药费用提供精准保障。

  为应对人口加速老龄化,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亟待崛起。近日,养老保险市场又有好消息传出,中国保险业协会宣布计划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为居民安心养老又吃下一颗“定心丸”。未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有望为我国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供相应产品支持。

对于正在探索起步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目前已制定方案并上报国务院。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梦想正在实现。

 

  文章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保险业如何发力

更新时间: 2021-10-13 点击量: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共同富裕”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保险业该如何发力?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中央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与职能决定了其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风险损失补偿和资金融通作用。

  做好差异化群体保障

  在中央财经委的第十次会议中,探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成为一大亮点。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中央首次提出三次分配。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何为三次分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其著作《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中有所提及。他认为,收入不应只有市场、生产要素进行首次分配,而是要政府加强调节、引导慈善事业的“三次分配”,通过“三次分配”可解决收入分配难题。

  从保险角度切入,中国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基于三层收入分配结构,针对多种劳动方式和不同风险状况的人群实现共同富裕,保险业可以发挥更大功能作用。比如,农民群体及其家庭的当期收入和财富积累水平偏低,保险业可以通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运行成本、推广防灾服务等措施,促进农业保险在保障程度、承保品种、覆盖人群等方面扩大保障范围,对农民普遍面临的意外、医疗、养老、房屋损失等风险,提供更多的商业保险产品。

  灵活就业人群的收入稳定性较差、财务脆弱性较高,对其普遍承受的意外、疾病和医疗、养老等风险,保险业既可以提供基础性保险保障,也可以提供补充性的较高水平的保障。加大对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小企业营业中断的保险,让这些活动企业在遭受收入和资产的外部冲击时能够获得快速自救的资金,更快恢复劳动和经营活动。

  第三次分配被喻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以财政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环节,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兼顾公平的作用,但还是不够。王向楠认为,各类困难人群仍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保险业可基于捐助者的偏好和能力,针对被捐助群体的风险特征,设计可信赖、可持续的保险产品,促进第三次分配中更多采取捐助保险这种形式。

  兜底保障民生难题

  实现共同富裕,老无所依、因病返贫是必须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到,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对此,王向楠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压力越来越大,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民众普遍在医疗费和养老费上面临支出的不确定性,保险业可以继续在这两大领域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并致力于提供可信任的、性价比更高的综合健康和养老服务。

  近两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不断涌现的普惠型补充医疗险,解决了基本医保等政策性险种覆盖范围广但保障程度低,商业保险保障形式灵活但门槛高、覆盖面窄的问题。

  业内专家建议,在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等政策性保险已经成为“防止返贫”核心层次的基础上,把普惠型补充医疗险作为“防止返贫”另一核心层次,为大病和重症患者在政策目录之外的高额医药费用提供精准保障。

  为应对人口加速老龄化,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亟待崛起。近日,养老保险市场又有好消息传出,中国保险业协会宣布计划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为居民安心养老又吃下一颗“定心丸”。未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有望为我国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供相应产品支持。

对于正在探索起步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目前已制定方案并上报国务院。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梦想正在实现。

 

  文章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